對制造業企業來說,首先要考慮軟件是否適合自己企業的生產類型。大家都知道,制造業的生產類型可分兩大類:離散制造業和流程制造業。在離散制造生產類型中,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大批量流水生產、單件小批生產。這些不同的生產類型有著完全不同的生產模式(不同的生產流程、生產計劃方式、生產組織和控制方式等)。
對應不同生產類型,ERP軟件將提供不同的生產管理解決方案相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適用MRPII/ERP傳統的生產計劃與控制功能,既由主生產計劃(MPS)—物料需求計劃(MRP)—車間任務與作業管理組成的三級管理體系,生產管理系統的核心是物料需求計劃模塊,它將按零件提前期和相適應的批量準則,組織零部件的生產和采購。因此,這類生產類型的企業在購買ERP軟件時,要仔細考察軟件是否具備以上提出的功能。特別是第三級計劃—車間生產作業(工序級)計劃的功能,由于其數學模型比較復雜,實施難度比較大。
一、好用的制造業erp系統軟件有哪些?
制造業國外一線廠商:SAP,ORA,微軟等,國內一線廠商:金蝶,鼎捷,天心,幣加德、用友等。
二、制造業ERP體現于以下四個方面
1、供應鏈管理。現代企業的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2、事先計劃。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3、流程控制。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4、精益生產。將精益生產管理思想嵌入ERP產品開發、庫存控制、生產計劃、協作配套、制造管理、質量管控等,通過持續改進消除企業中存在的各種浪費,提高企業整體效益。
三、系統的持續性、功能擴展和升級
企業在選擇軟件的時候首先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做好規劃,不同的發展階段信息化的要求和目標都不一樣,所以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功能升級
畢竟換軟件是傷筋動骨的事情,功能可選配、隨時支持功能擴展的軟件列入首選,一般版本固定的套裝軟件不支持功能擴展在購買的時候要慎重。
2、切身感受
很多銷售人員膽大什么都敢說都敢承諾,應看下項目案例,最好自己體會一下,操作一下,否則合同一簽你得哭暈。
3、移動辦公
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軟件系統只能在局域網使用體驗感很差,所以云ERP或者B/S架構的軟件系統更符合未來的發展和使用。
4、行業特點
中國工業體系龐大而完整、細分行業非常多,每個細分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則,所以初具規模的制造企業不贊成購買通用ERP。
5、二次開發
個性需求在原由ERP基礎上穩步進行二次開發,幣加德ERP軟件基于數據結構級的底層可重組,包括表結構、菜單、操作功能、系統流程可以重新快速設計,系統功能可增可減。
6、項目預算
制造業ERP系統因其復雜程度和實施周期導致其價格比商貿ERP偏高,只談功能不談價格也無法達成協議,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功能可選配的軟件優勢較為明顯,如幣加德軟件,在長期的企業運營和軟件使用過程中不斷擴展功能,一方面減輕企業信息化一次投入的壓力,同時可以在持續投入和改進中發揮軟件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