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選擇軟件的時候首先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做好規劃,不同的發展階段信息化的要求和目標都不一樣,順序搞亂了不僅不能提升管理,還會造成管理的極大浪費,對于生產制造型企業來說,生產過程管理是非常繁瑣的事情,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庫存、運輸、分銷、采購等都需要進行管理,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工作效率很低,也不方便查詢,管理缺乏規范性,所以企業就需要信息化管理,于是很多企業開始引入ERP管理系統,那生產制造ERP系統都有哪些功能呢?我們一起來看。
1、生產流程管理
生產型企業并不是盲目的生產,而是需要根據訂單進行有目的的生產,訂單要按時交付,否自就會存在違約賠償的問題,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傳統的人工跟蹤訂單模式,一旦中間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造成訂單的延誤,經濟損失也在所難免。ERP管理系統是將生產流程化,從訂單開始,生產和發貨的沒一道環節都有嚴格的流程管理,一個環節結束到下一個環節,讓訂單的生產更有保障,避免訂單延誤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2、績效工資管理
生產企業的工人工資一般是通過計件的方式來核算的,計件工資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但是因為生產環節的繁瑣,在核算績效工資的時候不僅工作量大,還容易出現錯誤,這就給財務人員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如果工資核算不及時或出現錯誤,很容易產生矛盾。ERP管理系統通過流程化的方式,將生產的每個環節和員工聯系起來,每個環節都有工人的工作記錄,這樣在統計員工績效工作的時候就有據可查,統計數據也更準確。
3、數據報表
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各項數據進行管理是非常繁瑣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了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管理者才能更好的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ERP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報表功能可以清楚的統計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數據,方便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4、功能擴展和升級
(1)選型:ERP系統從大方向應該分為制造業ERP和商業企業ERP,軟件從管理范圍、流程設計和規范、成本核算方式差異都比較大,制造業核心解決的是計劃(接單到排程)和執行(生產過程)直到交付(銷售發貨)、最后是結算和成本分析,商業重點解決進銷存和結算,成本核算相對制造業較弱。所以首先不要選錯方向了,國內專業研發制造業的軟件公司有鼎捷軟件、正航、幣加德,因在行業深耕很多年,解決方案覆蓋行業較多,版本或套件可滿足不同階級的發展的企業,還要一些專注行業的比如寶信(鋼鐵)......
(2)功能擴展和升級:選購的時候要考慮功能擴展問題,不能僅僅滿足現在需要,畢竟換軟件是傷筋動骨的事情,功能可選配、隨時支持功能擴展的軟件列入首選,一般版本固定的套裝軟件不支持功能擴展在購買的時候要慎重。
(3)不要盲聽,要切身感受:很多銷售人員膽大什么都敢說都敢承諾,應看下項目案例,最好自己體會一下,操作一下,否則合同一簽你得哭暈。
(4)行業特點:中國工業體系龐大而完整、細分行業非常多,每個細分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則,不具備行業特點的軟件系統在進行業務管理的時候會形成很多的不對稱項,造成數據不準確或者用另外一套其他系統來支撐這些業務,管理成本增高是一方面,錯誤數據無法滿足決策和計劃的需要就失去了上ERP的意義,所以出具規模的制造企業不贊成購買通用ERP。
(5)實施團隊:前面所有條件都滿足了,軟件也還不錯,軟件實施團隊將列入重點考慮對象,實施團隊不行會把500萬的軟件給你搞成20萬。面試過某國際排名靠前的軟件實施人員說實施中,客戶要什么軟件都能配出來,問題的關鍵是有時候客戶連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就是覺得亂。廚師和營養師考慮的范圍不一樣。
(6)二次開發:個性需求一定要二次開發,要不然解決不了企業的痛點問題,ERP變成了雞肋。
(7)預算:制造業ERP系統因其復雜程度和實施周期導致其價格比商貿ERP偏高,只談功能不談價格也無法達成協議,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功能可選配的軟件優勢較為明顯,在長期的企業運營和軟件使用過程中不斷擴展功能,一方面減輕企業信息化一次投入的壓力,同時可以在持續投入和改進中發揮軟件的最大效益。
(8)用戶限制:現在大部分軟件價格與用戶數掛鉤,超過基礎用戶數按增量收取費用,部分軟件采用按模塊計價,不限用戶數;對于快速成長型制造企業推薦按模塊無限用戶方式。